浏览数量:9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9-03 来源:本站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9月2日下午,我校英语教研组老师们齐聚一堂,围绕暑期各自阅读的书目进行分享交流活动。
王悦之老师分享了《教师的高效沟通策略》,这本书被称为为教育沟通的“秘籍”。王老师反思之前,她与学生交流时通常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效果欠佳,书中强调要先共情再表达看法,让她认识到情感共鸣在沟通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她也指出与家长真诚、及时且有针对性的交流才能形成家校合力,共助学生成长。
吴桐老师从《拒绝控制型养育》中获得了启发,她说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英语教学中那些被“正确率”掩盖的自主需求,也让她重新思考:当语言学习不再是“灌输句型”,而是“唤醒表达欲”,课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控制型教学或许能让学生“暂时学会”,但赋权式教学能让他们“想要学下去”。在英语课堂上,我们能给学生最好的礼物大概就是松开“缰绳”,让孩子们带着好奇,跌跌撞撞却开开心心地走进语言学习的世界。
李可心老师阅读了《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这本书,李老师表示这本书让她对英语教学有了新思考。书中强调要筛选有生命力的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迁移,培育他们的高阶思维,这告诉我们教学一定要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素养,日常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境、开展多样化活动等方式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
孙婷老师向大家推荐了《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这本书。她说书中“提问设计”与“时间管理”两部分最戳中她。文中指出,用“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替代“答案是什么”,能激发学生思维;每15分钟插入1分钟“快速回顾”,可强化知识记忆等等。这本书就像教学“纠错指南”,提醒我们高效课堂藏在提问的语气、等待的秒数里。我们要从小处着手,把细节转化为教学实效,这样课堂才能高效起来。
王文杰老师读完《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这本书,体会到语篇研读对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学会从教学角度研读语篇,抓住文本的主题、内容要点、逻辑和语言特点,实现知识向学生素养的转化。
徐芳老师再读了张文质的作品,被其文字所打动。读到“生活化写作”部分,她联想到班级写作课题中学生的厌写状况,非常认同“对于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激发,而不是很细致地点评”这一观点,领悟到教育要看见每个鲜活的孩子。
李洁老师再读《窗边的小豆豆》,她说,如今站在讲台第六年,再读这本书,我才读懂那些 “好玩” 细节里的教育密码。像小林校长那样蹲下来倾听、观察,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创造力与心意,需要的是时间、耐心和发自内心的尊重。原来巴学园不是乌托邦,它提醒我:每个孩子都是待成长的种子,老师要做的,是看见他们的节奏,用耐心与尊重,陪他们向阳生长。
郑丹老师从《深度关系》的阅读中对“教育中的联结”有了新认知。她认为,小学生初学英语常因陌生感怯于开口,此时我们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联结远比语法讲解更重要。日常教学中,她运用英语小游戏、趣味活动等努力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成为一段段温暖的旅程。
周文杰老师学习了《英语教学法教程》,这让他对英语教学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知。书中打破了“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与我们对现代教育的思考不谋而合。教程里提供的实用策略极具价值,比如借助真实生活场景开展词汇训练、通过小组讨论提升口语能力等,这些方法可直接应用于课堂。
高敏老师跟大家交流了读完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在小学》的感受,她说:“和善而坚定”的理念彻底颠覆了我对课堂管理的认知。从前面对学生调皮或英语课堂上的沉默,我总在“批评”与“纵容”间摇摆。书中“鼓励代替表扬”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不再笼统说“你真棒”,而是具体肯定“你用英语分享时发音很清晰”等等。
王平峰老师分享了她阅读《正面管教》这本书后的感受,她表示书中“孩子感觉好时才会做得更好”的理念说明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是否给予学生足够尊重。我们教师一定要放下“权威”身段,从“控制者”转为“引导者”:语法课上要允许学生用游戏情节编对话,让沉默的学生主动开口;设“听力小窝”践行“和善而坚定”,以积极暂停替代训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建“错误银行”将语言失误化为学习契机,让学生不再畏惧犯错。
王晓燕老师分享了美国作家和自然主义者梭罗的著作《瓦尔登湖》。1845年,28岁的梭罗搬到离家乡康科德不远的瓦尔登湖畔,亲手建造了一座小木屋,在那里独自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这本书便是他对这段生活的记录和反思。王老师说“作为老师,我希望能和孩子们一起与自己的内心相处,就像梭罗说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我们,要和孩子们一起找到那个工匠的自己。”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在书香的浸润下,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素养,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将带着从书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用爱心和耐心呵护每个孩子的成长,用智慧和才华点亮和守护孩子们的梦想。
一审一校:江秋
二审二校:王晓燕
三审三校:朱洪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