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课堂】思维指引 “指”尖开花 ——记南京市金陵小学数学组第二周校本研修活动
浏览数量:66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9-14
来源:本站
【“数”说课堂】思维指引 “指”尖开花
——记南京市金陵小学数学组第二周校本研修活动
2023年9月13日,南京市金陵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如约而至,李悦老师和三(2)班同学们一起用平板探索《有趣的数学谜题——数桥》,本次活动诚邀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陈新涛老师,南京市金陵小学华琴副校长、李新副校长和薛玲芳特级教师进行指导。


【课前打磨】
数学,除了教材中呈现的数学知识,还有没有其他呈现载体?逻辑推理能力,除了教材后续的演绎推理知识,在小学阶段,我们还可以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呢?带着这两个思考,李老师选择用“数桥”这一游戏方式进行探索。
在试上时,虽然学生是初识“数桥”,但是学习的思考路径是一致的。借助以往的学习方式,从“理解规则——掌握技巧——自行尝试——检查反思”这四个步骤展开教学,学生能够快速调动学习经验开展新知学习,学习热情高涨,同时对“数桥”保有高度的探索欲。
【课堂实录】
上课伊始,李老师借助“方格图”引起学生思考,“看到它,你想到了哪些数学知识?”这一问题,既能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又为接下来“数桥”的引入进行铺垫。所有的数学知识,抽丝剥茧之后,其本质都是由各个数学基本元素组合而成的。将“方格图”和“数字”“直线”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数桥”。

之后,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解读了“数桥”游戏规则。通过生生之间互相提醒、补充,学生能够透过文字去理解背后蕴藏的“数学知识”。在闯关挑战中,通过接龙答题、自主答题、选择答题、抢答等不同形式,让学生不断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最后,李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基础题”“挑战题”两份“数桥”练习,孩子们根据自己之前的学习情况,自行选择一个“数桥”进行挑战。虽然这时课堂已经接近尾声,但学生挑战的热情仍然高涨,更有孩子想“两题都试试”。在这样的自我驱动下,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发芽。
【课后争鸣】
课后,老师们对本节课的设计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陆海龙老师表示,对于“水平”“垂直”这样的字眼,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太理解,我们可以把规则的表述变得更符合学生的语言逻辑。李新校长表示,这节课的选材另辟视角,富有新意,从课堂就能看出特别吸引孩子。基于此,我们可以将这节课的目标设定调整一下,把它设定成“数桥”系列的起始课,让孩子在“游戏”中“初识”数桥,后续有机会,我们可以再对“数桥”知识、技巧进行补充完善。





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陈新涛老师建议,如果能够在一开始介绍游戏规则部分,变得更生动有趣,那么课的趣味性肯定会大大提高。她给出一条思路,可以以两个学生“数桥”闯关的视频作品做引入,让学生在观察中“悟”出规则,相信学生对“数桥”的理解会更深刻。同时,在后续部分可以多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经历完整的思考,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

【片段重构】
结合老师们的建议与指导,本课还可以在以下几点进行重构和优化:
1.理解规则部分:用动画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悟”出规则。
2.自我尝试部分:将之前“接龙闯关”的形式换成学生独立尝试,用完整的思维方式替换片段式的思考。
3.练习部分:替换掉之前选择、抢答等外在形式,就以学生自己尝试闯关为主,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感受到数桥技巧,领会“角4”的特殊性。
本节平板展示课,既是我校数学组教研活动的一次尝试,也是顺应“互联网+教育”热潮的一个挑战,虽然在教学与技术的融合中我们还存在各种需要调整的地方,但是学生的喜爱、团队的帮助和学校的支持,都将支撑着老师们继续在“教”“磨”“研”的路上不断尝试,相信在今后的调整完善中,学生的推理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指尖”开出思维之花!
撰稿:李悦
一审:孙璐
二审: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