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课堂】聚焦运算本质 在联系中沟通算理 ——记金陵小学数学组第三周校本研修活动
欢迎光临南京市金陵小学!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数”说课堂】聚焦运算本质 在联系中沟通算理 ——记金陵小学数学组第三周校本研修活动

浏览数量:731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9-21      来源:本站

【“数”说课堂】聚焦运算本质 在联系中沟通算理

——记金陵小学数学组第三周校本研修活动


悠悠早秋意,研学正当时。2023920日星期三,金陵小学数学校本研修如期开展,数学老师们和薛玲芳工作室成员齐聚录播教室开始本周的教学研究。袁庆老师带领六(6)班学生学习《分数乘整数》。

【课前打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让学生经历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分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把它安排在这一节,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学习分数除法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学习“分数乘整数”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掌握算法,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探索算法,总结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试教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的学生并不陌生,有的可能已经会计算分数与整数,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尤其是对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为什么直接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而分母不变,学生不一定明确。在探索怎样计算分数乘分数时,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索。同学们走上讲台,边讲边议,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理解了为什么这么算,从而内化为他们自己所有,并逐步形成数学计算的认知结构,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图3.png

【课堂实录】

  1. 整体联系,揭示主题

从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引出分数乘法,将分数乘法置于有关数的“乘法”计算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让学生感知“分数乘整数”只是乘法运算中的一种类型,暗示学生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来研究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创设情境:国庆快到了,同学们准备做绸花。做一朵绸花要用米绸带,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绸带几分之几?

图4.JPG

二、自主探索,“理”“法”相融

1.多元表征,沟通联系。

结果是多少呢?为什么等于?你能尝试说清楚其中的道理吗?画一画、写一写,说明你的想法。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思考;接着,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邀请4名“小老师”到台上分别介绍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台下学生提问、质疑、补充,呈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最后在沟通中明白计算的道理。

2.数形结合,明晰算理。

结合这幅图说一说3×3是什么意思吗?分母为什么不变?学生在图上直观理解3×3表示分数单位的个数,从沟通交流中明确整数和分子相乘,表示有多少个分数单位。分子与整数相乘改变的是分数单位的个数,而分数单位不变,因此分母不变。

3.优化方法,归纳算法。

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用分子乘整数的积做分子;先约分再计算更加简便,计算结果要是最简分数。

图5.png

三、整体建构,感悟运算一致性

 根据算式回顾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举例对比中,学生沟通乘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乘法是相同加数的简便计算,都是计数单位的累加。

图6.png

四、变式练习,巩固算法

计算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紧扣分数乘整数计算的本质,精心设计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算法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自主形成模型,在互相的启发下,不断更新对分数乘法的认知。

图7.JPG

【课后争鸣】

各个年级组老师通过讨论也有以下的看法。

1.课堂节奏把控地很好,袁老师课堂上留足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在小组交流中思维碰撞,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能自主运用已有经验直接去研究新问题,去思考解决新问题的路径:有的利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有的利用同分母分数加法解决问题;还有的借助线段图和示意图解释算理……整个学习过程在学生的分析、对比中进行,算理与算法做到了无痕对接,水到渠成。

2.新旧知识联系,凸显计算本质

袁老师将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和今天所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道理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归根结底就是求共有几个计数单位,这是乘法运算的本质,需要学生将横向数学化与纵向数学化结合起来,发展数学思维。

【片段重构】

结合老师们的建议与指导,本课还可以在以下几点进行重构和优化:

1.加强算理和算法之间的联系,归纳出算法之后要再回到算理,多问问学生为什么分母不变?为什么分子是9?从沟通交流中明确整数和分子相乘,表示有多少个分数单位。分子与整数相乘改变的是分数单位的个数,而分数单位不变,因此分母不变。

2.把“学完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改成教师PPT上这节课的重要环节,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这节课的思路,又能很好地凸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知识不在于多,而在于“联”,将新知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串成一张知识网。聚焦运算本质,让计算课“慢下来”,不仅着眼于“会算”,更要着眼于“发展”。

这一周的数学教研就这样愉快的结束啦,金陵小学的数学老师们共同研讨,共同进步。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数学教研的到来吧!

撰稿:袁庆

一审:周婷





学校概况

Copyright 2020 南京金陵小学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栖霞区仙林大道188号   电话:025-68730408
备案号:苏ICP备13044412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