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课堂】理趣相生,感悟周期规律 ——记金陵小学数学组第七周校本研修活动
欢迎光临南京市金陵小学!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数”说课堂】理趣相生,感悟周期规律 ——记金陵小学数学组第七周校本研修活动

浏览数量:243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     发布时间: 2023-10-19      来源:本站

【“数”说课堂】理趣相生,感悟周期规律

——记金陵小学数学组第七周校本研修活动

初秋悄然至,教研意正浓。20231018日,金陵小学数学团队齐聚录播教室,开展数学校本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四年级组老师献课。第一节课是葛琼老师带领四(5)班学生学习《简单的周期》。

图片1.png

【课前打磨】

《简单的周期》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索规律的过程,感悟探索规律的方法,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余数除法、间隔排列,这为学生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初步具备了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在试教过程中,学生对周期现象已经有了了解,并能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列除法算式来解决相关问题,但还停留在会列算式的层次上,不能结合图片理解算式的含义。为了能让学生在观察到规律后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规律,能使用正确的方法应用规律,课堂上,葛老师先是引导学生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盆花的排列规律,再通过解决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来达到应用规律的目的。

图片2.png

【课堂实录】

一、初步观察周期排列现象

课前从猜图游戏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且是一组一组排列的。接着,以迎接周六即将来临的区运动会为创设情境,聚焦盆花,为了能一眼看出它的排列规律,可以圈一圈,得出盆花是每三盆为一组,每组按蓝、黄、红的顺序排列。

图片3.png

二、根据周期规律做出简单判断

1.思考中得出结论

图中没有画出第4组第一盆和第9组第一盆,你怎么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呢?”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因为每组排列顺序相同,所以判断第几组第几盆是什么颜色,只需要看第一组这一盆是什么颜色就可以。

2.对比中优化方法

在解决第19花是什么颜色的过程中,出现了画图和计算两种方法。通过对比这两种方法,学生不仅得出两种方法的共同点,还得出哪种方法更普适。另一个对比是对比“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和“第19盏等是什么颜色”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得出除以几就看“几个一组”以及根据余数判断颜色的结论。

图片4.png


三、利用周期规律设计简单序列

学生在了解具有周期现象事物的特点后,能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能按要求设计一些具有周期现象的图形序列。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还将生活与数学联系了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

图片5.png

【课后争鸣】

各个年级组老师通过讨论也有以下的看法。

1.总体来说,这节课设计环节流畅,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较为深刻,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规律,呈现学生作品,凸显策略的多样性,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符号意识。在课堂上学生能用规范的语言“每( )个为一组,每组按( )的顺序排列的”来表达规律,这说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得到了发展的。

2.在分析算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能思辨余数的含义,明确用除法解决周期问题的关键,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片6.png       图片7.png

【片段重构】

结合老师们的建议与指导,本课还可以在以下几点进行重构和优化:

1.在解决“根据彩旗的排列规律,如果一面旗子的颜色是黄色,那么余数可能是几”这个环节可以慢些,让学生在讨论、辨析的过程中充分体会余数在判断颜色时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2.在课堂中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算式19÷3=6(组)……1(盆)的含义,对照算式,在图中找一找6组、1盆在哪里。

3.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学生说得很精彩,老师也可以准备一些生活中得周期现象和学生分享,图文并茂,更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周期现象,进而加深他们对周期规律的印象。

图片8.png

一次活动,一次成长,深耕课堂,潜心育人。我们将继续以教为基石,以课促思,以研优教,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执教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撰稿人:葛琼

一审:杜月新

二审:周婷


学校概况

Copyright 2020 南京金陵小学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栖霞区仙林大道188号   电话:025-68730408
备案号:苏ICP备13044412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