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小学】聚焦对话,生成学力 ——指向对话力提升的小学数学‘童话’课堂的实践研究
浏览数量:75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
发布时间: 2020-09-02
来源:本站
为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8月31日下午,在张桂香组长的组织下,全体数学教师开展了 “聚焦对话,生成学力 ——指向对话力提升的小学数学‘童话’课堂的实践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主要以“无生演课”形式进行集体备课,对于这种新的教研形式老师们都很感兴趣。
首先张桂香老师结合目前各备课组的工作情况,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教研活动要求和平时教学规范、具体举措。然后传达了本学期各级各类教学工作各项要求,交流了教研组的初步计划,并提出建议。张老师的发言让所有老师思想上更加重视,目标明确,工作思路清晰,为大家指明了方向。

接着各年级老师开始精彩的“无生演课”,“ 无生演课”是一种模拟课堂情景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许多问题要自问自答,重难点的揭示要穿插在课堂中,难度大于有生教学,无生演课要充分发挥各方面技能如板书、口才、组织才能、教学环节的设计等,而提高无生课堂的气氛是极为关键的。
杜月新老师执教《数一数》,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特点,创设有趣情境,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孩子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在例题的剖析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数量并且反复展示数的过程,重点强调怎么数,然后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数一数情境中的事物,条理清晰,浅显易懂。

孙璐老师执教《连加、连减》,孙老师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让听课耳目一新。教学中对学生计算方法的引导,整节课给学生以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尝试、反馈中学习知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

张爱芬老师执教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张老师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总结出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法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特别着力于让学生经历估算方法的选择过程以及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估算的意义,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景丽老师执教的《认识升》,为了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升的容单位,景老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并准备大量教具如:饮水杯、量筒、量杯、正方体,汽水瓶等。帮助学生积累较多的直观经验,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如果在真实的课堂上,学生一定思维非常活跃,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陆海龙老师执教的《负数的初步认识》,陆老师的语言具有鼓励性和亲和力,总是用他那富有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励学生。他幽默、风趣的演课赢得了教师们的阵阵掌声。

毛文波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毛老师重视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教学中多次让学生看、数、做、拆、量等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等的特征。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在“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

本次活动既考察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又重点考察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功底。三尺讲台,短短的十分钟,老师们以匠心的设计、扎实的基本功,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尽力展现,彰显出了数学组教师的个人魅力。让我们一睹她们的风采!
在评课环节,教师们实事求是,挖掘演课教师的亮点,使教师们增加教学信心和提高教学热情,同时,从多角度考虑给其他教师提出合理的建议,互相评课,教评相长,共同进步。

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收获。教师们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认真做着笔记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取长补短,进一步开阔了教学思路,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方向,相信在优秀教师的引领下,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金陵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研工作定会蒸蒸日上!
撰稿人:谷卫章
审稿人:张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