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76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1-09 来源:本站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让学习真正发生。2020年11月3日,南京市金陵小学在一楼西会议室举办了以“聚焦对话,生成学力——指向对话力提升的小学数学‘童话'课堂的实践研究”数学主题教研活动。这次活动有幸迎来了南京大学张红霞教授、南京市金陵小学林慧敏校长、彭峰副校长、徐海龙副校长、华琴副校长、林卫云副校长、李新副校长以及东部共同体的老师们。大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
主持人朱丽老师对参加活动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流程:1.林慧敏校长讲话;2.观摩课堂教学活动;3.教师代表分享;4.共同体教师代表沙龙研讨;5.专家指导。
第一个环节,我校林慧敏校长致辞,林校长表示此次东部共同体数学主题教研活动,响应习主席的号召: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以“聚焦对话,生成学力”为主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林校长对南京大学张教授在本职工作之余给予我们数学团队极大关怀表示感谢,对东部共同体的老师们表示欢迎,对本次活动充满期待。
第二个环节,观摩课堂教学活动。
第一节课是我校景丽老师和四2班的小朋们友带来的《简单的拼搭》。
景丽老师用侦探小游戏进行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用:“你们同意吗?”“你们有补充吗?”这样的语言,进行生生对话,从而促使儿童的学习力生长,老师做到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课结束,张红霞教授对本节课给予高度赞赏,指出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重要性,也对本节课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在场老师纷纷点头称赞。
第二节课是我校程丽莹老师和六(4)班孩子们共同呈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程老师在设计教学中,通过2道题目的对比,初步感受今天要研究这类问题的特点。接着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想法,体会到虽然思路不同,但本质却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假设将两个未知量转化成一个未知量。从而揭示假设的策略!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会自我总结,找到方法。
不同的课堂,同样的精彩。第三节课是龙潭中心小学的李子豪老师和我校六(2)班孩子们共同呈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李老师层次清晰、结构明确,根据解决问题中的变与不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们的手高高举起,他们会倾听、会补充、会思考、会表达。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们认真记录,细心察学。
第三个环节是我校孟佳燕老师代表发言,对话:让数学课堂更具有生命力。孟佳燕老师说到:当你有一个观点,我有一个观点,想让1+1>2,我们不仅需要努力让对方听懂自己的观点,还要将各自的观点进行分析、比较,能对彼此的观点进行质疑、深究,我们需要展开对话。孟老师认为:比知道更多理论知识和策略更重要的,是放下顾虑去行动。学生的改变,我们的改变,都将是令人惊喜的。
第四个环节是共同体教师代表沙龙研讨。朱丽老师作为首发选手提出:为何研究“指向对话力提升的小学数学童话课堂”。
我校杜月新老师认为:对话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通过倾听和言说,分享想法,同时要顾及各自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回应、相互融合、相互创生的过程。
南京艺术小学代表老师认为,三节课给予她的印象就是“真实”,学生的学习真实在发生,对金陵小学娃娃们回答问题时的简练从容给予高度赞赏。今天的课堂,孩子们敢对话、能对话、会对话,希望这样的活动可以走进更多的课堂。
摄山星城代表老师认为,培养学生表达力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多的表达,让学生更敢说、班级出现更多的“小明星”,语言是思维的外显,会表达也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童话”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表达力的培养更多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龙潭中心小学代表老师认为:这样愉悦的对话环境让学生更敢说,这样的课堂展现了学生的活力。相信这样的课堂坚持进行下去学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改变。
随后,朱老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何为‘指向对话力提升的小学数学童话课堂’?”张桂香老师认为,课堂中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层层推进孩子表达力的发展。无论是七大学习力中的哪个,都能通过儿童的对话展现孩子的思维能力,在对话中出现思维的碰撞。接着,张老师代表数学组感谢兄弟学校们对我们金小教研活动给予的建议和肯定。
孟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根据班级学生特点进行分组讲题,明确讲题要求:不会的先讲、听不懂的再问、问完再讲。学生讲解完以后形成文稿,谈收获、讲疑问、说体会。从孩子们精彩的作品中,看到了他们的学习真正发生。
最后一个环节是我校彭峰副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作总结。彭校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今天三节课不仅是老师的展示更是孩子们的展示,从教师的主题沙龙中不仅了解一节好课的产生更有课背后的积累。并真切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东部共同体的老师们可以继续研讨一起进步。
“共同体”教研活动,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是教师业务的切磋、相互的学习、提升自我的有效平台,有力的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相信,在数学课堂中,只要我们多一份智慧少一份平庸,多一份创新少一些形式,我们的教学之花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